美军撤退了!没错,那艘在加勒比海区域徘徊了几个月的“硫磺岛”号两栖攻击舰——一艘重达四万吨的庞然大物,悄无声息地掉头,返回了美属维尔京群岛的港口。
当这支美国舰队抵达时,气氛几乎可以用“压迫性”来形容。三艘大型两栖舰,总吨位超过十万吨,再加上核潜艇在水下潜伏,浩浩荡荡地铺开。美国方面宣称这是为了“打击跨国犯罪”,听起来很正义,但事实上,大家都知道,这一切的背后,指向的其实是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。
这支舰队的核心力量就是“硫磺岛”号及其搭载的F-35B战机。只要这些F-35B一飞起来,就能凭借其隐形优势突破委内瑞拉的防空系统,牢牢掌控制空权。接下来,无论是支援陆战队登陆,还是进行精确打击,都将变得游刃有余。
然而,马杜罗政府显然没有按照美国的剧本走。你派舰队过来,我就严阵以待,展现出了强硬的防备态度。首先,地面上发生了变化。委内瑞拉在一些关键港口和战略目标附近,突然部署了S-125防空导弹发射车。这是一款来自苏联时代的老兵,代号“佩乔拉”。虽然它的技术有些年头,但老将出马,往往能发挥出奇效。
这款导弹有几个特点。首先,它曾经在科索沃战争中大显身手,当时,北约对南联盟的轰炸中,美军的一架F-117隐身战机被它成功击落,且飞行员被俘。S-125因此一战成名。其次,尽管它的射程不算特别高(最大射高为1.2万米),但飞行速度可达到3.5马赫,具备很强的突破能力。更重要的是,委内瑞拉所装备的是改进型,机动性更强,发射后很难被摧毁。
展开剩余72%除了导弹,委内瑞拉还需要强大的雷达支持。就在美国舰队逼近时,有消息传出,委内瑞拉的反隐身雷达成功捕捉到五架美军F-35的信号。对于五角大楼来说,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风险。F-35不只是美国的先进战机,它是整个军事工业的代表,是美国与盟友关系的纽带。如果这个“神话”在加勒比海被老旧的导弹打破,那可不仅仅是几亿美元的打水漂,甚至整个F-35项目的信誉都会崩盘,进而影响美国的军工经济和盟友的信任。
所以,当美军F-35不再有必胜把握时,它的威慑力大大降低。此外,委内瑞拉的苏-30MK2战机更是让局势复杂化。这款战机本身性能出色,机动性强,作战半径大。最重要的是,它挂载的俄罗斯KH-31超音速反舰导弹,被外界称为“航母杀手”。这款导弹的速度极快,超过3.5马赫,足以突破大多数舰艇的防御系统。若苏-30能够找到机会发起饱和攻击,多枚KH-31同时来袭,就算是美国的宙斯盾驱逐舰,也难以完全应对。
可以想象,当时的情景:海面上,美国舰队在“硫磺岛”号的指引下,尽管自信满满,认为掌握了局面;天空中,委内瑞拉的苏-30战机携带KH-31导弹,在不远不近的空域中巡航;地面上,S-125导弹的雷达默默扫描着空域。一旦F-35B飞出,美军就可能被地面雷达锁定;而如果F-35B不出动,舰队将失去空中保护,完全暴露在苏-30的威胁之下,陷入军事上的“僵局”。
实际上,这一局面反映了一个更深层次的政治问题。美国的这次军事调动,本质上是一次极限施压,试图通过展示军事力量迫使马杜罗政府内乱或屈服。但如果真正开战,美国也得好好掂量一下。毕竟,委内瑞拉不是巴拿马,它有着2800万人口和88万平方公里的国土,马杜罗一声令下,数百万民兵便会响应,摆出一副全民皆兵、准备持久作战的姿态。美军要发动地面战争,必须要动员数十万的兵力,这不是一支舰队所能解决的。
既然军事威慑未能奏效,美国显然不敢真打,而舰队在海上漂浮消耗大量资源,实在是得不偿失。在这种情况下,美军最终决定把“硫磺岛”号撤回维尔京群岛,既是为了降低风险,也是为了给自己找个台阶下。
所以,这次“硫磺岛”号的返航,背后并非单纯的军事调动,而是委内瑞拉利用“非对称”策略成功进行的一次有效威慑。这表明,在当今世界格局下,只要一个中等强国具备足够的决心和关键性武器,完全有能力让超级大国也不敢轻举妄动。苏-30战机和KH-31导弹,虽然没有实际开火,却成功让美军舰队改变了航向,这或许将成为其他国家在面对强权时的一种借鉴模式。加勒比海暂时恢复平静,但这场博弈远未结束。
发布于:天津市配资合作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