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9月27日凌晨,顿涅茨克的夜空被连续的爆炸亮起——俄军联合打击群迅速发动攻击,航空兵、无人机与炮兵的配合让一座老旧的苏联时代牵引变电站在短短20分钟内变成废墟。随着主变压器爆裂的轰鸣声,顿巴斯地区超过50公里的铁路网络瞬间瘫痪,列车停运,整个交通系统几乎停摆。这仅仅是乌克兰东部噩梦的开端。数小时后,东部的燃料中心被高超音速导弹精准打击,油罐爆炸的火光在卫星图像中清晰可见。
与此同时,俄军的35集团军、58集团军和7空降师已在扎波罗热、顿涅茨克和武赫莱达尔三条战线同时推进,乌军20万主力面临着“弹药告急、燃料断供、退路被切断”的困境。
致命一击:为何铁路突然崩溃?
“我们终于找到了乌军的致命弱点!”俄军这次精准地打击了乌军的命脉。过去两年,尽管俄军多次攻击铁轨和列车,始终未能完全切断补给线,因为乌克兰铁路工兵总能迅速铺设新的轨道,而北约的援助依旧能顺利抵达前线。
展开剩余72%直到2025年夏天,俄军改变了策略:他们不再攻击铁路本身,而是瞄准了铁路的“心脏”——牵引变电站。这些变电站是铁路电力系统的核心,负责将高压电转化为列车所需的低压电,而这些关键设备大多数只能从国外进口,修复时间往往需要数月。自9月以来,俄军已通过无人机和导弹连续攻击了四座重要变电站。9月27日的攻击,直接切断了顿涅茨克附近4万守军的弹药供应,乌克兰铁路CEO称这一系列攻击为“系统性打击”。原本能快速调动的乌军部队,现在只能依靠卡车运输补给,运力骤减一半,且补给车频频成为FPV无人机的目标,刚出城就被摧毁的情况屡见不鲜。
燃料浩劫:高超音速导弹突破防空网
更致命的打击来自俄军的高超音速导弹,这些导弹突破了乌军S-300防空系统,精准打击了东部的燃料中心。现场目击者称,爆炸后地面被烧成了熔岩,周围几公里的温度超过了60摄氏度,消防车无法靠近扑灭火焰。燃料库的毁灭带来了连锁反应:乌军的车辆和装备因缺油而无法继续作战。有士兵在通讯中泣诉:“装甲车发动一次,油表就亮红灯,连撤退都没油跑了。”
俄军三线压境:战略调整与进攻
在进行后勤打击的同时,俄军地面部队展开了全面进攻。这背后是俄军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的战略调整,他不再单纯依赖阵地战,而是通过“后勤绞杀、多点施压”的方式消耗乌军的战斗力。与此同时,乌军第17军团因补给中断失守了卡米安斯克村,指挥链混乱,两名军官被解职,战斗指挥出现严重问题。
战局拐点:20万大军的困境
根据ISW的评估,尽管俄军进攻速度较慢,但他们的推进逐步蚕食着乌军的防线。一旦扎波罗热失守,顿巴斯的防线将全线崩溃。乌军试图通过西方援助来扭转局势,但由于美国政府关门,军援交付被延迟,而欧盟的第19轮制裁又因匈牙利的阻挠而推迟,这让乌军的困境更加严峻。
更为棘手的是民生危机的加剧。铁路中断导致26列客运列车停运,乘客在漆黑的站台上滞留;能源设施的打击让苏梅州和切尔尼戈夫州大范围停电,冬季供暖变得岌岌可危。联合国报告显示,俄军无人机的打击导致平民伤亡人数上升40%,而在军用打击方面,俄军的战略已经初见成效。
发布于:天津市配资合作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